滥译古文会闹多大笑话?
作者:中国艺术在线 2022-06-01 阅读:36 评论:0(拍桌子)先讲个真事儿。客岁某网红把《笑林广记》里的"滥学究"翻译成"泛滥的学术探索",批评区当场炸锅——人家原文显明在讽刺半瓶子醋的书呆子啊!这事儿就跟把"凡尔赛"译成"法国宫殿"一样离谱,你品,你细品。
滥译三宗罪
第一罪:顾名思义要性命
《聊斋》里"视如草芥"的"滥",十个译者九个栽。这可不是古代汉语的"乱杀",原文特指"用渔网(滥)捕杀",暗喻赶尽扑灭的狠辣。客岁某高校论文抽查,68%的学生在这词上翻车。
第二罪:文明常识不过关
《夜航船》记载的"滥巾",可不是"乱戴头巾"。这里"滥"指不合规制的穿戴,相当于当初公务员穿背心上班。有个真事:某剧组拍时装剧,把"滥授官职"译成"随意给官位",切实特指"未经吏部审批的非法任命"。
第三罪:语法架构乱切割
"老而不死是为贼"被某大V译成"老人不死变成小偷",这tm就离谱!孔子原话是"少而不逊,长而无述,老而不死",三个并列架构,"是"在这作判断词,准确翻译应是"这种人就是害人精"。
古今词义对照表
古文词汇 | 准确含意 | 滥译案例 |
---|---|---|
起源 | 起源 | 泛滥的羽觞 |
滥竽 | 不及格的吹竽者 | 泛滥的芋头 |
滥厕 | 混入此中 | 厕所泛滥 |
自问自答破局术
Q:怎么避免成为滥译鬼才?
A:三查两对法必须掌握:
- 查《说文解字》看本义
- 查历代注疏找语境
- 查同类文献比用法
Q:遇到多义词怎么选?
A:试试消除法:
- 先消除古代常采用义
- 再消除生僻字假借义
- 最后用反证法验证
Q:翻译错了怎么补救?
A:参考2021年古籍修复论坛的数据,交叉验证能递减78%错误:
- 比对同时期碑刻
- 对照出土简牍
- 参考海外汉学译本
跨时期翻车现场
(挠头)突然想起个经典案例。有人把《金瓶梅》"滥淫"译成"反复性生涯",切着实明代语境里特指"违反伦理的性关系"。更绝的是某译本把"滥官"翻译成"泛滥的官员",殊不知这是宋元话本里骂贪官的黑话,相当于当初的"狗官"。
防滥译神器清单
《艰深编》:清代方言俚语大全,专治各种不服
《恒言录》:明清市井黑话宝典,比百度百科靠谱
《敦煌变笔墨义通释》:破解唐宋口语的万能钥匙
小编观点:近来某平台监测表现,带#古文翻译#tag的内容中,42%存在重大误译。要我说,翻译这事儿就跟炒菜似的——火候不够会夹生,火大了就焦糊。咱得守着"信达雅"的灶台,缓缓熬,急不得。